全国900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_全国空降200元快餐联系方式_高端空降约茶快餐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欄 > 灣區(qū)睇法

我的工齡誰作主

2020年12月17日 來源: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 ]

入職三年三次調崗

跨境務工遭遇“一工兩簽”

境外公司與境內公司

是否構成關聯企業(yè)

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該如何保護

《灣區(qū)睇法》——我的工齡誰作主

  2014年,謝女士與珠海博聯公司簽了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勞動期滿后,謝女士被調入名為博聯澳門的澳門公司。

  2017年,謝女士按照公司安排,從澳門公司回到珠海,并入職柏林公司,雖然依舊從事同樣的工作,跟隨同一個老板,但柏林公司要求謝女士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謝女士要求合并計算在珠海博聯和博聯澳門公司的工作年限,遭柏林公司拒絕。

圖片

  雙方對工齡計算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謝女士拒絕與柏林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柏林公司以此解雇謝女士,謝女士遂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賠償經濟補償金。仲裁被駁回后,謝女士向珠海橫琴新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謝女士遞交的相關資料顯示,三家公司的管理層大部分都為同一個班子。此外,謝女士還向法院提交了工作期間與老板的聊天記錄和電話錄音等證據,但是被告公司代表人拒不承認證據的真實性。

圖片

  這些證據能否佐證三家公司存在某種特殊關系?境內企業(yè)和境外企業(yè)是否構成關聯企業(yè)?內地法律未對此作明確規(guī)定,珠海橫琴新區(qū)法院聶斌華法官作出考量。

  法院對謝女士提交的證據予以采信,認定三家公司屬于關聯企業(yè),柏林公司應該累計計算原用人單位即珠海博聯、博聯澳門的工作年限,遂判決柏林公司向謝女士支付經濟補償金等費用約8萬元。

  隨著跨境務工現象日益增多,“一工多簽”現象時有出現,該案的判決具有重要導向作用,既保障了跨境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增強勞動者對大灣區(qū)司法環(huán)境的信心,也提醒了境內外用人單位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予以足額的補償。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