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900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_全国空降200元快餐联系方式_高端空降约茶快餐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

橫琴合作區(qū)將再添一條進出島通道

2021年10月13日 來源:珠海特區(qū)報

[ ]

  10月9日,臺風“獅子山”給橫琴帶來狂風暴雨。而在馬騮洲水道下方30余米處,十字門隧道項目施工現(xiàn)場依舊熱火朝天?!熬逕o霸”盾構機“琴澳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以每天十余米的速度向北岸掘進。

  記者從項目現(xiàn)場了解到,目前盾構段掘進約230米,已完成盾構段長度的25%左右。項目計劃于2022年完成隧道全線機電及裝修施工,2023年年中建成通車。

  項目名片

  項目名稱:十字門隧道

  地理位置:南起橫琴金融島榮粵道,北至香洲南灣大道,連接橫琴金融島和十字門中央商務區(qū)。

  總體規(guī)劃:十字門隧道長2.8公里,雙向四車道,總投資約27億元,將成為繼橫琴大橋、橫琴二橋、橫琴隧道后橫琴連接島外的第四條公路通道。

  抓進度

  將成為橫琴第四條連接島外的公路通道

  橫琴開發(fā)建設12年來,經濟發(fā)展日新月異,進出橫琴島的車流量越來越大。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qū)建設的加快推進,預計今后車流量還將不斷增大,目前,進出橫琴島的重要通道橫琴大橋承受著較大的交通壓力,增加新的通道顯得尤為迫切。

  2018年10月,十字門隧道工程正式開工。隧道南起橫琴金融島榮粵道,向北從海底穿越馬騮洲水道至會展四路,接南灣大道,長2.8公里,雙向四車道,總投資約27億元,是連接十字門中央商務區(qū)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qū)的一條城市次干路,將成為繼橫琴大橋、橫琴二橋、橫琴隧道后橫琴連接島外的第四條公路通道。

  據代建單位華發(fā)集團旗下的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qū)建設控股有限公司項目副總經理吳政介紹,該項目分為陸地段和海底段,陸地段南灣大道會展一路至會展四路已于2020年通車;海底段隧道工程為單洞雙向四車道規(guī)模,從南工作井始發(fā)向北接收井挺進。

  目前,工程兩端工作井、連接線完成約80%。其中南連接線主體結構完成50%,北連接線會展四路主體結構已完成,正在恢復管線及路面。盾構段長約940米,已掘進約230米,完成25%左右。

  “項目計劃于今年底兩端連接線全部完工并恢復地面道路,北接收井主體結構全部完成,具備盾構接收條件,盾構段推進完成60%。計劃于2022年完成隧道全線機電及裝修施工,2023年年中建成通車?!眳钦榻B道。

  合作區(qū)執(zhí)委會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字門隧道建成后,將極大緩解橫琴大橋的交通壓力,從橫琴金融島至十字門區(qū)域約兩分鐘可達,將大大提升區(qū)域交通組織能力和城市發(fā)展活力,有力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qū)建設。

  攻難點

  “巨無霸”盾構機安全穿越對澳供水管道

  記者跟隨十字門隧道項目負責人,從南端的橫琴金融島走下30多米深的工作井,再沿著施工便道往北走200余米,來到馬騮洲水道下方,大型盾構機“琴澳號”正在進行管片拼裝作業(yè)。施工單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十字門隧道項目經理成浩告訴記者,“琴澳號”盾構機是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盾構機之一,直徑達到15.7米,每天能掘進十余米。

  據了解,十字門隧道采用明挖和盾構法施工,其中兩端工作井、連接線采用明挖法施工,中間穿越馬騮洲水道段采用盾構法施工。今年5月,十字門隧道工程迎來關鍵節(jié)點:超大型盾構機“琴澳號”發(fā)力,該工程正式進入海底盾構掘進階段。

  作為跨海域的大盾構施工,十字門隧道工程難度系數很大。跨海域段最大的難點是采用大直徑盾構極限小曲線半徑穿越馬騮洲水道。“盾構機外徑達到15.7米,是華南區(qū)域跨海域施工最大直徑。受接線影響,水域段采用兩條600米反曲線半徑連接。”吳政說。

  與此同時,海底段沿線敏感建構筑物眾多、地層極其復雜,盾構機將依次穿越對澳供電管溝、對澳第四供水管、南北岸大堤等,其中江中段將穿越強滲透性礫砂地層、北岸孤石與上軟下硬中風化花崗巖區(qū)域等,施工面臨諸多困難。

  為此,項目采用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琴澳號”承擔此次施工任務。“琴澳號”盾構機是國內先進的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之一,盾構掘進機全長為167米,主要由刀盤、主驅動、盾體、盾尾、管片拼裝機、輔助設備等組成。

  據悉,“琴澳號”能在隧道掘進中靈活轉彎,并通過壓力氣體更準確地控制隧道平面的平衡壓力,在施工安全性、地面沉降控制、施工效率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可為十字門隧道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盾構在江中段下穿對澳門的主要供水管道,最小凈間距僅為3.79米。項目各參建單位攻堅克難,對施工各環(huán)節(jié)重難點和風險點進行了全面把控和論證,經過科學謀劃解決了一個個難題。目前,盾構已安全穿越對澳供水管道。

  (記者 李灝菀 陳雁南)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