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項目(下稱“空港中心”)迎來正式封關運作一周年。當日,香港國際機場進口通道延伸到東莞的進口業(yè)務模式正式開通,標志著空港中心進口業(yè)務實現(xiàn)“全球認+一碼通”(ZIT+HKG)的雙突破。
當日,東莞港務集團在駁船碼頭舉行空港中心進口通道開通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據(jù)介紹,空港中心擁有獨立航空代碼“ZTI”(東莞),一年來累計操作80萬票、運輸貨量超500萬千克的貨物,搭載500航次船舶、1000個飛機航班到達全球各地,進出口貨值超38億元(人民幣,下同)。特別是今年一季度完成進出口150航次,貨值19.7億元,超過2023年全年貨值,其中3月單月貨值突破10億元。
據(jù)悉,與傳統(tǒng)陸運相比,空港中心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口路徑。據(jù)企業(yè)反映,空港中心當天16時收貨入倉,第二天9時貨物就可以在香港搭乘飛機飛往全球各地,最快15個小時內(nèi)完成打板、清關、安檢、裝船、裝機發(fā)運等全部環(huán)節(jié),助力企業(yè)物流成本降低30%,時效提升20%。
在進口方面,此前,香港國際機場國泰航空貨運站已發(fā)布進口ZTI航線產(chǎn)品并常態(tài)化運作,截至目前已運作進口30航次,完成進口貨值約2億元。為加快推動空港中心進口通道上量,東莞港務集團與亞洲空運中心(AAT)在不改變貿(mào)易條款的情況下,推動把空港中心作為香港國際機場(HKG)的“飛地”,訂艙到HKG即可直達空港中心。4月12日,首票“HKG一碼通”進口實貨測試完成。
東莞港務集團表示,將推動空港中心引進更多航空公司、大貨代、大平臺入駐,打造航空貨運生態(tài)。探索開展跨境冰鮮、跨境冷鏈等新型業(yè)務。加快“低空+跨境”“低空+集送”“低空+通關”等應用場景在空港中心實現(xiàn)。
此外,空港中心將長遠計劃選址東莞港臨港地塊,由香港機場管理局和東莞港務集團共同投資建設,首期投資額約44億元,是香港國際機場在粵港澳大灣區(qū)的重要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內(nèi)容包括全自動化碼頭工程、智能化空運貨站等。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許青青 李純)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